行业新闻
“中医药抗疫与传承创新发展研讨会”近日召开,国医大师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改革与发展咨询委员会专家孙光荣表示,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场人民战争中,中西医并重、中西医结合、中医药并用的中国方案,彰显了特色和优势,成为我国疫情防控的一大亮点,获得了国内外医学界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。他认为,中西医并重关键在于中医药和西医药达到“三平”——平级管理、平行运作、平等对待。
孙光荣认为,中医药学是立足于“以人为本”、“天人合一”、“形神合一”的医药学。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加速演变,无国界差别、无种族差别、无贫富差别、无等级差别的疫病明显增多。这也意味着,“未病先防”的防控思路需“常态化”。
“而‘治未病’正是中医药的优势。”孙光荣说,“治未病”是中医药学传统的、先进的学术思想,只有加强疾控、预防为主,做到“四防”,即“未病先防,既病防变,病中防逆转,瘥后防复发”,才能确保人民健康。
因此,孙光荣认为,应更加重视中医药行业的发展,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,传承精华,守正创新,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、产业化;坚持中西医并重,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、协调发展;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,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,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。
而对于中西医并重,孙光荣认为,中西医并重关键在于中医药和西医药达到“三平”——平级管理、平行运作、平等对待。在此背景下,推动中医药管理体制改革,实现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分业管理,并按照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设置临床、教育、科研。
“中医药发展需做到‘继承不泥古,创新不离宗’。”孙光荣表示,中医药发展,不能唯古是从、故步自封,也不能以西律中、削足适履。应以中医理论为主导,以现代科技为支撑,以跨界融合为路径,从理、法、方、药四个方面开展创新。同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资金扶持强度,进一步推进中医药产业化、现代化,力争在重大疾病防治、重大新药创制、重大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突破,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与水平。
此外,孙光荣建议,还应加强中医药典籍研究利用,编撰中华医藏,制定中医药典籍、技术和方药名录,建立国家中医药古籍和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;研究制定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;加快推进活态传承,完善学术传承制度;收集筛选民间中医药验方、秘方和技法,建立合作开发和利益分享机制;推进中医药博物馆事业发展;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,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。(记者:梁倩)
- 中医药各类标准已达3000多项 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建立
-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: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,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
- 多类中药材资源和中医药技术禁止、限制出口
- 张伯礼院士:中医药有了疗效就亡不了,中医药人才要在实践中培养、在实践中检验、在实践中被学术界所接受
-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:吸纳网民意见,破解影响和制约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考核的突出问题
- 《中国中医药大会》启播!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战略合作
- 党参、黄芪等9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
- 余艳红:着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方便可及的中医药服务
- 中医药亮相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
- 国家卫生健康委:持续将中医药振兴融入到规划、建设、发展的全过程
主办单位:中华国医名师薪火传承工程办公室
技术支持:理法方药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
电 话:010-57121216 13366795570(微信)
邮 箱:lffyxy@126.com